微信公众号
顺德区轻生防控联动服务队正式成立丨9.10世界预防自杀日
发布时间:2023-09-11浏览数:319次“轻生”是一个沉重而需要全社会关注与重视的话题。今年9月10日是第21个“世界预防自杀日”,9月8日,顺德区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在顺德区伍仲珮纪念医院举行2023年顺德区“世界预防自杀日”宣传活动暨学术论坛活动。活动上,“顺德区轻生防控联动服务队”正式揭牌成立,多部门、多阵线联手,提升顺德轻生防控工作水平,全方位为群众构筑轻生防控“心”防线。
“顺德区轻生防控联动服务队”正式揭牌成立
轻生,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每年超过70万人自杀;中国平均每年轻生死亡人数达28.7万人,有200万人轻生未遂,轻生已是我国全人群的第5位死因,是15~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
为呼吁大众珍惜生命及关心身边人,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预防自杀协会将每年9月10日设立为“世界预防自杀日”,今年9月10日是第21个“世界预防自杀日”,主题是“展现行动,创造希望”,旨在通过强有力的行动呼吁提醒人们,除了自杀之外还有另外一种选择;通过我们的行动,无论大小,都可能给那些正在挣扎的人们带来希望。
在顺德,区委、区政府及各级部门一直以来高度重视轻生防控工作,汇合部门、镇街、村居、社会四方力量,积极推进顺德区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取得了较好成效,有效促进“平安顺德”“健康顺德”建设。
去年,依托顺德区伍仲珮纪念医院,顺德成立了“顺德区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建立了由政府主导、多部门参与,集医学、心理学、社会干预为一体,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热线援助服务、心理评估、心理治疗等服务的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服务模式。
一年来,顺德区心理危机干预中心积极发力,在突发公共事件、灾害、轻生等事件中及时为群众提供心理危机干预服务,同时也充分发挥专业龙头作用,搭建起多部门联动平台,建立联动转介机制,为顺德区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献策献力。
顺德区轻生防控多方联动学术论坛现场
为进一步提升全区轻生防控工作水平,借今年“世界预防自杀日”之际,顺德区联动政法委、卫健、公安、消防、教育、人社等多部门,揭牌成立“顺德区轻生防控联动服务队”,通过服务队的建立和服务,进一步加强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联动,强化顺德区轻生处置专业队伍建设,提升顺德自杀干预成功率,降低再次自杀发生率,维护社会心理健康与社会稳定。
“轻生防控工作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需要各级各部门形成合力。”顺德区委政法委(区委平安办)相关负责人指出,成立区级的轻生防控联动服务队伍,目的就是推动顺德区轻生防控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用实际行动守护群众身心健康。
接下来,顺德区轻生防控联动服务队将进一步完善各项联动机制,定期分享防控经验和做法,积累轻生防控多方联动实践工作经验,并招纳和培养心理卫生专业人才,加强轻生处置专业队伍建设,创新轻生防控服务形式,提高队伍素质和工作水平,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安全。
当日,活动现场邀请了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刘铁榜开展《自杀识别及干预》学术讲座,顺德区伍仲珮纪念医院党委书记李耀东开展《青少年自杀识别及干预》学术讲座,顺德卫健、公安、教育和民政四部门代表进行了轻生防控工作经验分享。
今年,顺德区伍仲珮纪念医院“关注心理健康,行动创造希望”2023年“世界预防自杀日”主题宣传活动线上、线下相结合。9月9日下午,线下宣传活动在大信新都汇广场举行,活动现场为市民提供免费心理咨询和测评、心理科普宣传及中医体验等,受到市民的关注与积极参与;线上公益课堂于9月10日晚19:00—20:30开讲,由顺德区伍仲珮纪念医院特聘教授罗小年带来一堂《青少年严重心理问题的干预》公益课堂,欢迎市民线上收看。
9月10日晚《青少年严重心理问题的干预》线上公益课堂预告
探索轻生防控 顺德正在行动
●布局500米“心能源”服务站网络
近年来,顺德区委政法委与顺德区卫生健康局合力布局,逐步构建起顺德精神心理服务诊疗格局,目前已建成“1家精神专科医院+10家医疗机构心理门诊+90个社区精防点”的三级精神心理卫生防治网络;社会心理服务站点已建成“1个区级指导中心+10个镇街社心服务站+206个村居社心服务室”的三级社会心理服务网络。
另外,还有100%覆盖的中小学校心理辅导室,以及妇联舒心驿站、工会职工心灵驿站、残疾人康园中心等重点人群心理服务站点。
全区现已形成500米心理服务圈,多网络部署有效的心理疏导和干预措施,降低群众心理危机风险。
●开展“生命关怀”轻生者心理援助项目
近年来,顺德积极探索建立“政府领导、部门协同、专业介入、多元参与”的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服务模式,建立起公安、综治、专业精神心理机构等多部门协同的轻生防控心理援助联动机制,积极响应隔离场所心理干预、轻生干预等。
依托顺德区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开展“生命关怀”轻生者心理援助项目”,为转介的轻生未遂对象提供“1+N+M”服务,即1次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社工的轻生风险评估,N次心理干预计划,M次社工跟踪随访及社会支持服务。
●开展“心花护放”校园心理服务提升项目
近年来,顺德积极推进医校融合工作,出台全面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等文件,成立了学生心理危机识别干预工作专班专责小组,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疏导和危机干预,并建立转介绿色通道,有效利用顺德区伍仲珮纪念医院等专业机构的专业力量,开展学生心理筛查评估、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2021-2023年,医院与教育部门、中小学合作,开展“心花护放”校园心理服务提升项目,为4万余人次学生提供心理筛查,为教师提供心理团辅和心理技能培训20余场次,帮助师生提升心理素质,构建校园心理服务支持体系,建立学校轻生危机干预工作流程、个案跟进流程指引、转介就医绿色通道指引等,开展青少年住院—家庭—学校全病程社工跟进服务。
2023“世界预防自杀日“线下宣传活动为市民提供免费心理咨询和测评、心理科普宣传及中医体验等服务
医生支招:
问:哪些信号可能预示着身边的人存在自杀倾向?
答:顺德区伍仲珮纪念医院心理医学科暨儿童青少年心理科主任郑庆梅表示,有轻生想法的人往往都会经历困惑、矛盾、挣扎的阶段,仍会对生存抱有希望。作为他们身边的人,如何去发现他们轻生的线索与求助的信号呢?以下几点可以帮助大家去发现一些苗头。
在言语上,他们往往会透露出厌世、难过迷茫的情绪,或向周围的人诉说悲观消极的话,如“活着没意思”“活着太痛苦”“我就是一个拖累”等;在行为上,或会与周围的人或在网上讨论和搜索轻生的方法,准备轻生的工具,甚至已经出现自我伤害的行为;在情绪上,会表现出情绪低落、深度忧伤内疚,情绪性格变得孤僻内向、精神恍惚;在情景因素上,其生活中突然出现重大变故,且一时间无法面对、难以接受。
问:当发现身边的人有轻生倾向时,如何去帮助他呢?
答:郑庆梅医生指出,首先要保持自身冷静,认真看待事情,做到耐心倾听,给予适当关注和安慰,让对方尽情表达自己的感受,并认可他表达出来的情感,不要进行批判和指责;可以询问他的想法、计划,陪伴在他的身边,不要让他独处,保证其安全;让他相信在外界帮助下能够缓解所面临的困境,鼓励他积极寻求专科医生的帮助,陪伴对方去心理服务机构或者医院接受专业的评估和治疗。
问:遭遇烦恼、压力、挫折,如何排解不良情绪?
答:医生指出,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烦恼,当自己面临不良情绪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式来排解:
1.改变看待事物的态度:情绪是由人的想法和认知导致的,左右情绪并非事件本身,而是对事件的态度和观念。通过改变思想和认知,是可以改变不良情绪的。
2.学会放松和宣泄情绪:通过一些放松训练来调节情绪,如肌肉放松、冥想、深呼吸等。也可以试着向亲人、朋友倾诉自己的烦恼、委屈等。还可通过写日记或找心理咨询师,来宣泄不良情绪。
3.做些让自己开心的事:找一些可以让自己开心、有成就感的事情来做,如运动、旅行、游戏。有氧运动,如跑步、疾走、游泳、骑车等是一种改变恶劣心情的有效方法。
4.痛哭一场能解除烦恼:短时间痛哭也是释放不良情绪最好的方法。哭是自我心理保护的一种措施,它可以释放不良情绪产生出的能量。
2023“世界预防自杀日“线下宣传活动为市民提供免费心理咨询和测评、心理科普宣传及中医体验等服务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吴小镛
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吴小镛 通讯员刘俊贤
来源: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